教育教研 教师风采 微课之窗 技能竞赛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教育活动周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教研

郑州市财经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

发布时间:2020-03-08 09:42:15浏览次数:

郑州市财经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9年度)

根据《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9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校2019年度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1.1学校概况

郑州市财经学校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中路128号,郑州市财政全供事业单位,政府办学,隶属于郑州市供销合作社。学校成立之初,以郑州市供销干部学校名义承担郑州市供销社系统的干部职工培训工作。经“郑编﹝2000﹞02号”文件批复:郑州市编制委员会同意挂郑州市财经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牌子;经“郑教职成﹝2002﹞11号”文件,市教育局将郑州市财经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名称规范为“郑州市财经学校”。学校现占地158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资产总值5.2亿元。

1.2学生情况

2019年在校生总人数为3736人,其中中专学生2541人,3+2学生1195人。在校生总人数比去年减少71人。2019年学生流失216人,巩固率达到94.5%。2019年毕业生人数为1554人,比去年减少262人。2019年度非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1036人次,比上年度增加2204人。

1.3教师队伍

我校目前建设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98人,师生比为1:13,与上一年度相比师生比基本持平。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总人数比例为49%,双师型教师数量较上一年明显增加,兼职教师比例为4%,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98%,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为40%,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数较上一年度有所增加,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7%。

1.4设施设备

学校实习实验场所建筑面积25150.01㎡,实习实验设施设备配套齐全、性能优良、设备先进,建设有综合布线、税务核算、电子商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酒吧、茶艺等各类实习实训教室共77个,学校现有实训仪器设备4060 万元,生均仪器设备为1.09万元。实习实验设备和设施与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相匹配,能满足实训需要。两栋教学楼也均配备多媒体设备。建有室外运动场面积9000多平方米,有塑胶环形跑道、人工草皮足球场、标准的篮排球场、专业的网球场;有3500多平方米室内运动场馆,为体育课教学、课外活动及师生体育运动训练提供了一流的设施设备和优良的运动环境。图书楼藏书74100册,比上一年增加2500册,阅览室有报刊杂志160种,电子阅览室300多平方米,与互联网连接,能充分满足师生借阅需求。

二.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内容丰富的集体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引领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在日常管理中,一方面通过军训、运动会、趣味活动等来增加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开展集体学习十九大、诚信考试等主题班会、主题板报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文化课作为中职院校的基础教育内容,和技能教学一样是学校教学重点,今年我校文化课教学按学期计划圆满完成,通过期末测试,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93%以上;同时,有序开展技能训练,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合格率为96%。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提高身体素质,利用各类型运动会增强学生体质,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达97%;今年学生毕业率达100%。 

2.2在校体验

我校通过抽样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学生在校体验。调查显示,学生在校整体体验上,学生满意为86.1% 、基本满意度为13.9%,不满意为零。其中学生的理论学习满意度为99.5%、专业学习满意度为99.5%、实习实训满意度为97.9%、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为99%、生活满意度为97%、校园安全满意度为98.4%。其中在生活和校园安全方面还需加强和提高,以增强学生在校园里的归属感与安全感。

2.3资助情况

2019年春季学期中专(3+2)申报免学费3389人,总金额304.545万元,申报助学金553人,总金额55.3万元(其中含建档立卡57人,涉及金额5.7万元)。2019年秋季学期中专(3+2)申报免学费3758人,总金额339.25万元,申报助学金681人,总金额68.1万元(其中含建档立卡72人,涉及金额7.2万元)。

按照郑州市教育局结算资助中心要求,春季学期中专(3+2)学生资助考勤三次,共计参与考勤6211人次。秋季学期中专(3+2)学生资助考勤二次,共计参与考勤5824人次。

2019年校内资助(专业前三名、班费、学生水卡补助)受助4923人次,涉及资金34.5万元。

2.4就业质量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是助推学生高质量实习的重要举措,也是始终保持顶岗实习高稳定率的重要原因。各专业就业率整体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能达到80%,初次就业起薪稳定在2100元以上。在学生升入高等学校深造的情况下,有392人参加对口升学考试,有254人成功入学,升学比例为64.80%,升入高等教育的比例比上一年有所降低,但整体升学率稳定在一半以上。

2.5职业发展

2.5.1学习能力。在校期间,学校除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外,还关注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学中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2.5.2岗位适应能力。学校为使学生更好的适应职场工作,迅速融入工作,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岗前培训课程、企业文化讲座等,帮助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有了更多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快速的适应岗位。

2.5.3岗位迁移能力。据调查,学校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都能在个人的职业岗位上有较好表现,适应多种职业岗位需求,并有获得进一步职业发展机会。例如,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盛雷,在郑州航空港区荷园幼儿园任园长;14级城轨专业毕业生曹欣思在北京地铁安检实习岗位上,获得北京市保安协会颁发的优秀人员嘉奖。

2.5.4创新创业能力。注重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是2019年度学生就业前的重点培养目标。我校物流专业学生创办的蜗牛工作室和咖啡+工作室,大力开展校园创业活动,提高了学生们的创业热情和技能水平。

三、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我校开设有会计、会计电算化、学前教育、市场营销、计算机平面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电子商务、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服务与管理、美术设计与制作、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施工14个专业。

3+2大专层次(与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开设有会计电算化、美术设计与制作、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5个专业。

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和郑州市教育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我校于2019年7月至8月开展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建立了起了涵盖所有专业的较为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并将所有方案发布到了学校网站上,接受社会监督。

3.2教育教学改革

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省、市相关教学文件及教学大纲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行公共基础课及专业(技能)课的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学校将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

(2)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6—8门专业核心课程和若干门专业课程。

专业建设上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及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结合行业资格准入政策,实施毕业生的“一书多证”制度,以区域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双师型教师为保证,建成多个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产学研结合紧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

在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中,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

为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一方面通过送出去、请进来,让老师们有更多机会利用更高更开阔的平台提升个人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在校内积极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技能竞赛月”等活动,鼓励教师们相互学习、互相激励,共同进步。此外,学校通过建立校级专业带头人评聘机制,以专业带头人带动专业教师队伍的更快发展。

通过本年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开展,各专业对人才培养有了更深入、切实的认识,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更加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标准的统一,以岗位工作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托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以及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建立“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继续加强学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建设,鼓励教师录制专业视频公开课,上传教案、课件等,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专业的实训教室和实训设备,也为老师信息化教学的实践和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学校在教材选用上严格按规定选用教材,德育课、文化基础课统一使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教材的选用也严格使用经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两级中职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国家、省规划教材。目前,我校教材选用指导委员会正在建设筹备中。

3.3 教师培养培训

2019年,我校继续加强教师培养及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年度共组织了8类培训,分别是:河南省教育厅2018年度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国家级教师培训,河南省教育厅2018年第二批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郑州市茶艺师培训,河南省人社厅、教育厅、财政厅2019全民技能振兴国内师资培训,河南省教育厅2019年河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郑州市教育局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培训,2019年度全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茶艺、机电一体化、中西餐烹饪、工业机器人、现代物流、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商务、德育、计算机、汽修、学前教育、美容美体等20多个专业及语文、数学、会计、心理学等多门基础课程,共计100位教师参加。本年度的培训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培训类别多样:从国家级师资培训到省市级师资培训;二是培训参培人员层次多样:从1-2年的新教师到任教20多年的老教师,从基础课教师到专业课教师;三是培训时间的跨度长、周期长:从四月上旬开始培训,到年底还没结束,有的培训几近三个月时间。四是专业全覆盖,涉及几十门类的课程及部分课程的实训。培训过程中,所有参训教师秉承学校“勤勉善思,强技精能”的学风,严格遵守培训组织方培训制度要求,积极参与培训,听从管理,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得到了培训组织方的一致好评。在2019年度教师培训期间,刘雯获得了国家教育部开展的2018年度河南省第二批中职教师企业实践“优秀学员”称号;陶倩倩、王秀红、周春洁、申向彬获得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中职类2018年度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培训“优秀学员”称号;胡伟伟、郭丽敏、丁娅、白帆、耿静丽、张月等13位教师获得了河南省双师型教师培训优秀学员称号;申相彬老师在关于实施2019年度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国内师资培训项目获得“优秀学员”称号;董宝芳、殷国宇、宋瑞芝、陈宁、王秀红、樊一老师在2019年“省培计划”项目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靳璐妍、李园园老师在郑州市教育局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常艳娜在2019年度全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每一次学习培训带来的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每一次学习培训让老师们切身感受到作为教师该如何从一个教书匠向一名知识型、实践型的专业化教师转变。教师能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丰富专业知识,全面提升专业技能、科研能力,把信息化教学、教师身心成长融入到教育事业中。

3.4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规范运行。

(1)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严格执行专业教学标准。结合我校专业特色,制定完成我校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组织开展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杜绝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随意变动等现象。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通过日常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保障了教学秩序正常开展,通过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职责,将教学管理责任落实到位。通过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总结教学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

3.4.2学生管理创新开展。

学生管理工作围绕学生行为管理,寝室管理和夜间管理三方面开展,2019年根据学校发展情况重新修订《学生管理制度》。对现阶段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修改。从管理细节入手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从班级德育建设入手抓学生思想教育。

通过开展日常检查和文明寝室活动,规范和倡导学生文明住宿行为,每周开展寝室财产维护、消毒通风、消防安全检查等工作。本年度共接受卫生、消防、安全、疾病防控等部门检查十余次,寝室卫生安全工作得到了上级的领导肯定。

对住校学生开展夜间拉练活动,检查学生晚归和校园内不文明行为,排查管制刀具与违规电器使用情况,制定严密的夜间巡查制度,把夜间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通过班主任技能活动培养优秀的班主任团体,提高班主任的带班能力,帮助班主任更好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3.4.3财务管理和后勤服务规范有序。

学校财务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国家预决算财务管理制度,各项经费统收统支,落实到位,不私设“小金库”;大宗物品采购、工程安装维修实行政府公开招标形式进行,财务公开透明,确保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学校后勤有保障,各种教育教学物品按制度分配管理,成立采购及专业维修管理小组,及时为学校提供后勤保障;围绕校园生活中的吃、喝、住、洗、用及入厕、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抓好后勤保障工作,全面提升学校后勤保障服务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让家长放心、让师生安心,为教学及师生生活力争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和最优质的服务。

3.4.4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教育。

学校坚持“常防不懈”的安全稳定工作原则,从消防安全、财产安全、饮食安全、师生人身安全、防汛安全等多个方面扎实做好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专题教育活动。按照上级部门安全工作检查活动中的有关整改要求,积极推进安全整改,确保了校园内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影响稳定的因素。我校安全工作获充分肯定。学校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校和综合治理工作意识,先后组织开展了法治教育宣传等专题教育活动,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3.4.5科研管理

本年度科研工作扎实推进。年初,为后期的课题立项申报做好准备。实时关注课题立项申报的通知,及时转发给教师,并对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线上线下指导,努力提高课题立项率。同时,有计划地做好2019年度课题结项工作。本年度,共申报课题76项,通过立项36项,其中重点课题2项。同时,按照课题结项要求,加强研究过程的督促与指导,确保按时报送结项材料,力争提高课题研究质量。本年度报送课题结项材料共23项,全部通过结项验收,其中一等奖4项,三等奖2项,重点课题3项。

3.4.6管理队伍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

学校重视管理队伍建设,长期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干部岗位实践,积极提倡工作创新,切实保证工作质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重实绩、重贡献,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

学校积极推动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设,创建数字化校园平台,建成了完整统一、安全可靠、结构合理的校园网络系统,实现网上办公、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学校管理方面,通过OA办公系统,校内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各类通知、公告、工作计划、活动安排等均通过学校网站、电子屏、教职工QQ群、微信群发布。校园实现了监控系统的全覆盖,通过网络可随时调阅各区域的监控画面。学生管理方面,通过学籍报送系统、国家中职助学金管理系统实现了学生学籍的整合;还对学生实行了“一卡通”管理,更有效地监控学生安全。

3.5德育工作情况

3.5.1德育课实施情况。以学生的发展为着力点,坚持育人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衔接、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贯通,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完善以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道德和法制教育、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珍爱生命教育为重点的分层递进的德育体系。我校开设了《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德育课程,加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治教育,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重点,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3.5.2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充分围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载体,“清明诗会”、“冬至情暖”系列活动,充分营造“我们的节日”中华文化传统氛围。“迎新汇演”、“十八岁成人节””、“建校40年办学成果展示活动”、“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活动及心理在线测评,营造积极健康向上校园文化氛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弘扬五四精神,正确认识责任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以理想信念建功新时代。

3.5.3文明风采活动开展情况。我校广泛开展文明风采活动,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和文化活动,努力构建“博学、至善、人和、精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读书分享比赛活动,激发师生的阅读热情,构建书香校园;邀请各类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树立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师生正确的理念和文明习惯。学生青年志愿者时刻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志愿献血”、“走进养老院”、“文明交通执勤”等系列活动陆续开展。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之际,全校师生助力民运会,一方面志愿服务运动会期间交通文明引导,另一方面更是组织千名学生志愿者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献礼,在火炬传递仪式上表演千人合唱文艺节目;我院志愿者还积极参与郑州马拉松比赛服务,节目表演助兴,以志愿者饱满的热情、踏实的干劲、青春的激扬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彰显了青年志愿者的文明风采。

3.5.4社团活动。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以兴趣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充实学生“第二课堂”。社团联合汇演精彩纷呈,音乐社、舞蹈社、吉他社、篮球社等文体艺术类社团,国学社、折纸社、播音社、数独社等涉及传统文化、职业技能、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的社团,旨在拓宽学生兴趣爱好,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5.5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及活动。共青团组织紧密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夯实团务基础,切实推进团工作。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学生会机构,努力打造学生锻炼和成长的平台,让学生会成为学校管理的好助手。为保证学生会工作的有序开展,每年秋季开学都要在全校范围内公平、公正、公开的举行学生会招新工作。通过每月一次的全体学生会大会,每周一次的全校班团干部会议,每天一次的学生会部门总结会议,不断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会在学生工作中的自管自律作用,定期开展干部素质拓展训练,加强学生干部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6党建情况

2019年,校党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承担主体责任,发挥核心作用”为统领,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教育、监督、引领的作用,有效提升了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并有力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

3.6.1健全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情况。为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切实提高学校党的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党员积分化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和《“逐个分级逐个体检”方案》,同时,根据《方案》对各支部进行考核验收。通过《方案》的完善,把“双高”建设工作和推进十九大精神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党的工作再创新局面做出积极贡献。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在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的指导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坚持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从而增强了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了广大党员信念坚定,党性坚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

3.6.2 推动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情况。以“三会一课”、集中学习、支部书记讲党课、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等组织活动为载体,深入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组织党员干部及优秀党员先后赴韶山毛泽东故居、宁乡刘少奇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赴新密市神仙洞村开展扶贫帮扶活动。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党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同时将各项学习内容贯穿于党员干部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中,推动思想教育及理论学习不断深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

3.6.3加强党组织建设情况。科学设置党支部。以换届选举为契机,以促进党建和业务融合为原则,科学调整支部设置,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选举一批专业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同志充实到党支部班子,加强支部班子领导力凝聚力。完善党建阵地建设。立足现有条件,坚持从强化党组织阵地建设和党员活动阵地着手,打造了布局规范、整洁美观、内容丰富的党员活动室,室内配有阅读资料、党建制度和党务公开等内容。组织拍摄党建宣传片、编写党建宣传画册,强化学校的党建宣传氛围,增强党建党建宣传力度。做好党建云平台的信息上传完善工作。组织广大党员同志共同参与到党建活动中来,做到党员亮明身份,时刻接受群众监督,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表现突出的党员同志、党务工作者和党支部进行表彰,突出其表率作用。

3.6.3加强组织生活的规范化建设,努力提升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各支部在认真落实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项制度的同时,着力抓好“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费收缴等制度的落实,扎实做好党员信息统计及党建云平台的信息报送工作并充分利用党建云平台进行党务工作的学习。

3.6.4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情况。健全有效的参与决策机制。制订和健全党政会议制度,明确党政会议职责任务,保证学校党政权利公开、透明。健全有效的保证监督的机制。构建“党群共建”机制,以党建带工建、团建,支持群团组织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优势,夯实党的群众基础,保证教育中心任务的完成。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桥梁与纽带作用,密切干群关系;指导、组织教师参与各种技能大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好“党建带团建”工作,结合新的形式和任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共青团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6.5构建有效的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我校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为契机,以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积极构建有效的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向教职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学校的工作部署,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指导工作。

四、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及效果。

促进、规范、保障校企合作,校企融合,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制合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中专在校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3+2阶段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我校走上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快车道。

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技能人才引进标准。根据企业及用人单位的要求,要始终把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办学的首位。在学生进入实习岗位前,我们也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邀请相关企业的负责人来学校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促进企业文化融入校园课堂。曾邀请了郑州丹尼斯百货有限公司、郑州市嵩山饭店人事经理、郑州海马汽车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宣讲,同时不间断委派各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与企业优秀技术人才共同钻研技能,同提高,促进步,与企业发展同步,保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常态交流,及时掌握行业动态,随时实施课程目标调整,不与企业发展脱轨。

4.2学生实习情况。

2019年度,根据社会用工需求,我们重新整合了原有工作单位,对2019年度实习学生进行了整体就业安置。2019年6月起,按照“大集中、小分散、大致专业对口、基本不打破班级建制”的原则,结合岗前实习动员、就业指导课程、邀请企业宣讲、积极完善手续、妥善办理保险、签订实习三方协议、确定实习指导教师等环节,共安排40多个班,计有整车与配件营销、会计、电子商务、无人机等专业1500余人到校企合作的郑州地铁集团、郑州京东物流、郑州丹尼斯百货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顶岗实习。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职教发展新途径和新模式。组建职教集团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密切结合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能力的有效途径。我校为河南省现代物流技工教育集团成员学校,会员单位有相关企业和多家职业院校共同举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各会员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不断的更新吸纳新的会员单位,保证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健康有序开展工作。依托于这个平台,集团各成员学校依托职教集团平台,一是逐步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招生即是招工,招工也是招生;二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内容改革与教学过程实施等方面,校企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三是开展企业员工岗位技能培训,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技能水平,提升了制造业、服务业的整体水平。集团各企业成员单位积极接纳学生开展认识实习、专业教学实习与顶岗实习,配备专业人员加强指导与管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五、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成学校与企业,技能与岗位更好地对接,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样创业教育活动,进行职业生涯成长规划教育,建立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强化就业创业管理,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同时,建立了就业学生管理的跟踪和巡视回访制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对口就业率80%,为学生自我成长打通了道路,为国家建设培育更多“蓝领”人才。

5.2社会服务

我校始终坚持围绕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加大社会服务工作力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19年,完成了退役士兵培训、郑州市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术人员培训共计1036余人,认真组织好全市5000余人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人机对话考试工作及2000余人的考前培训;同时认真做好2020年度退役士兵培训的招生工作,现已招生50人。全年共承接全国统一高招、成人自考、研究生考试等考试,有8万人次参加考试;组织技能鉴定16场次,计342人次。

5.3对口支援

与新密市赵沟村结对帮扶,制定了为期三年的帮扶工作计划,拟通过帮扶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改变赵沟村的村容村貌,助力该村早日脱贫并步入小康。积极与卢氏县对接,做好扶贫帮扶工作;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与新密市神仙洞村对接做好消费扶贫工作。同时,在校内,遴选了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由党员干部进行一对一帮扶。

六、举办者履责

6.1经费。本年度,学校办学经费得到有效保障,一年来,我校取得的政策性经费主要有国家免学费、国家助学金、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资金等政策性经费,均严格按照政策落实到位。

6.2政策措施。我校是法人单位,校长是学校法人代表。在办学实践中,郑州市供销合作社对学校工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学校拥有人事聘任、招生就业、专业设置、教学安排、考试考核、教师培训、对外交流、后勤保障、经费使用等办学自主权。

七、特色创新

7.1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为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新发展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与郑州海之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郑州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达成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战略协议。2019年10月,我校2018级电子商务两个班和18级物流班一百余名学生进驻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成立学校“华南城教学部”,致力于产教融合探讨的“海之景”电子商务班诞生。校企双方共同负责“海之景”电子商务班教务、教学运行管理。在师傅的带领下,我校学生2019年参与学习实践“南召县精准扶贫项目、茶叶项目培训、5G跨境通、淘宝店群推广、网店美工、直播跟岗培训学习、菜鸟联盟双十一电商物流仓储物流跟岗实训”等多个实训项目,学生通过这种实践式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运作模式,也能学习最新的电子商务管理知识,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学习更加直观和全面。本次校企合作,是我校探索区别于传统教学,工学结合新模式的步伐之一,对于优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7.2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2019年3月,我校张明明同学成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国家备选选手,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中获得餐厅服务项目铜牌,收获了我校在国际舞台上的第一枚奖牌,也获得了郑州市参加第45届世赛的最佳成绩。

近年来,学校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训强技的融通策略,实施教学标准与竞赛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竞赛内容对接,教学评价与竞赛考核标准对接,不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调动了教师教学激情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积极性和创新性,实现了“学赛结合”、教学相长,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例如:2019年,我校旅游与酒店管理教研室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各类竞赛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调研,提出了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为背景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了从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等方面,来保障“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我们以竞赛和应用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根据相关企业的用人标准中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要求,制订有针对性的、更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规划、调整教学课程,使相关课程开设时间与竞赛时间相衔接,制订鲜明的且有针对性、导向性、更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世界技能大赛的契机下,酒店管理专业增设咖啡制作、调酒等课程,并与世赛紧密结合,按世赛模式,分模块进行教学;针对17级酒店雏鹰班,增设花艺课程,既教授花艺基础知识技能,更是让学生日常学习中接轨世赛。另一方面,把综合性比较强的大赛进行项目分解,实施“项目式教学”,将竞赛项目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采用分组竞赛形式来考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其次,为了更好地配合各项大赛的进行,我校积极提升教师水平,进一步拓展专业技术领域,更加注重培养团队协作和临场应变能力。通过参赛学生的表现情况和比赛结果,反思自身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达到“以赛促教”的效果,实现教学相长。同时通过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工作,健全指导教师奖励制度。一方面,聘请酒店管理、技术人员优化教师结构,针对不同的比赛项目,分别制定不同的学习和训练内容,并邀请业界专家来校指导,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全方位指导,使选手和辅导老师都有所受益;另一方面,安排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以此来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水平。同时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尽可能将年轻教师与资深教师组合在一起,使得创新精神与丰富经验相互弥补、相互碰撞,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

此外,积极搭建竞赛平台。我校先后承办了郑州市第五届餐厅服务员大赛,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和花艺项目郑州市、河南省选拔赛。通过组织比赛、集中观摩学习,参与相关工作等形式培养师生的实践能力,扩展师生见识。

在以赛促教的过程中,我们将17级酒店管理专业雏鹰班作为试点,开展各项工作,由专业指导教师和学生组成项目训练队伍,把学生在酒店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教学活动中必须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应用于训练。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技能大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反思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从而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学校还进一步优化赛事选拔流程,通过将赛事内容分解评比的方式,举办内部比赛,好中选优,让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2019年,学生积极参加了各级各类大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第五届郑州市餐厅服务员大赛中,雏鹰班学生获得第一名,这与其平时的学习与备赛是分不开的。

这些都是学校借助技能竞赛平台,整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进竞赛成果转化的结果。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主要问题

8.1.1教学工作水平仍需要不断提升。仍需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8.1.2专业教学不能完全对接企业人才需求。部分专业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课程体系建设不能满足企业技能需求的问题。

8.2改进措施

8.2.1提升教学工作水平,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加强培养专业群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同时可聘请一批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兼职任教,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定期组织校内优质课教学比赛,健全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

8.2.2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深化构建校企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协同育人的现代职业院校发展模式。继续深化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改革,提升专业群建设与现代服务业和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高端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融合度,主动参与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实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与教学标准、教学内容的互融共生,建立包含企业专家在内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展开合作授课、合作进行质量评价,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九、其他方面

 

 

 

 

2020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