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与“假”的和谐共处

2023-09-14 11:22:19 五大联赛比赛下注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8


   “假期”这两个字,对于快节奏和内卷时代的人们来说,是一个无比温柔亲切的字眼,学生党在课堂上盼望着放假回家,但在假期中又急盼着开学上学。

放假回家前三天与父母相处爱意满满、母慈子孝,之后便是各种相互嫌弃、鸡飞狗跳。在爸妈眼里,孩子又恢复了睡懒觉、无厘头的网瘾or颓废少年的状态。在爸妈的着急甚至是焦虑与唠叨中,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也会日益暴躁。假期在家是考验家庭亲密关系的重要时刻,也是我们沉淀成长的最佳时期,把每一次的困难和挫折都当成人生旅途中的跳板吧!唯有磕绊,才能促使我们抬脚跳跃!

了解冲突从何而来

1.你和父母对假期的期待有着巨大的反差:你希望放松、休息、包容,而父母却担心你放松、失去积极向上的劲头。

2. 独立性冲突和角色转换困难:我们开始习惯了自己去规划、解决问题,而回家后父母没有转换角色。

3、价值观念、生活节奏的差异: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规则互无了解,导致相互沟通困难。

建议:

1.学会换位思

学会尊重并接纳人的多样性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们要学着接纳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差异,因为成长时代、家庭背景不同,在了解彼此时总有一些局限性。我们要放下过高的期待,接受父母也是普通人,更不是教育专业人士,他们不能完全地理解我们,就像我们不会完全地理解他们一样。

引用非暴力沟通法,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来代替发泄情绪。说一些能让爸妈把心放回肚子里的话,安抚一下他们渐行渐老的脆弱心灵。不能光动嘴还要有行动,你可以偶尔做一顿饭、打扫一下卫生、读一本书。其实父母的需求很简单,他们看到你积极向上、有分寸、有目标、有计划的状态,就会打消疑虑。

2. 明确角色和职责清晰

明确懂得父母是一个家庭中的权威人物,孩子是被照顾和引导的对象;孩子要尊重父母的尊严,父母要给予孩子适度自主和自由;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义务和权力去平衡自我需求与家庭需求;

3.实践自我关怀

放假回家后时,依然要真爱自己,就是要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尤为关键。情绪在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中得以释放,才不会拿家人和朋友出气。

在友好的家庭氛围中,我们已不只是享受者,我们已是创造者参与者。我们更应该学会处理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冲突矛盾,这些正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你在假期中保持情绪的稳定,开心度过假期平安回到校园,投入到自我成长发展的大道上。